一、 竞赛目的与目标
1. 竞赛目的
通过教具设计与制作,促进物理师范生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,培养其动手能力、创新思维及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;以教具为载体,引导师范生探索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难点突破方法,强化课堂演示、实验设计等核心教学技能;鼓励运用信息技术(如虚拟仿真、传感器技术等)优化传统教具,体现“物理+信息技术”的跨学科融合,适应教育现代化需求;通过作品展示与交流,传播科学探究理念,激发师范生对物理教育的热爱,树立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学价值观。以实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
2. 竞赛目标
开发一批兼具科学性、实用性、趣味性的物理教具,为中学物理教学提供可推广的示范案例;发掘具有创新潜质和教学能力的优秀师范生,为其提供展示舞台,助力职业发展。
二、竞赛组委会
组 长:李贵安 王启明
副 组 长:高健智 高 霏
专家成员:李贵安 王恒通 孙 辉 岳辉吉 吴 晶 于一真 吕艳坤
秘 书:陈春娥 赵甜甜
三、竞赛内容及作品要求
1.竞赛内容
围绕大学及初高中物理学内容(力学、热学、电磁学、光学、近代物理等)或信息技术(传感器、嵌入式系统、虚拟仿真等)设计创新性教学实验,需体现科学性、教学适用性及安全性。
自制或改良物理/信息技术教学用具,要求成本低、操作简便、直观生动,能解决教学难点或提升演示效果。
2.作品要求
科学性:符合物理原理或信息技术逻辑,无知识性错误。
创新性:设计思路新颖,或对传统实验/教具有显著改进。
教学性:适用于中学或大学物理课堂教学,能有效辅助教学,提升学生学习效果。
可行性:材料易得,制作工艺合理,便于推广。
3.提交材料
(1)项目申报书。
(2)实验/教具设计方案:为WORD及PDF格式,含原理、设计简图、步骤、在物理教学中的使用方法和效果、创新点及作者需要说明的其他内容。
(3)实物作品及演示视频(3分钟内,展示功能与操作流程)。
(4)教具申报及制作过程Vlog一份(10分钟内)。
四、竞赛报名要求及方式
1.凡我集团师范生均可报名参加。
2.报名学生,需同时填写项目申请书,鼓励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申报,每小组人数不超过5人,申报书中注明组长和各组员分工。
3.项目申报书提交:4月16日前提交纸质版一式两份,纸质版交到学院办公室(长安校区致知楼3127),项目申报书电子版和汇总表电子版以“学号+姓名+某某教具制作申报书/汇总表”命名后发至邮箱:64138041@qq.com。
4.设计方案、演示视频和制作过程Vlog在决赛前收,具体安排等后续通知。
五、竞赛程序
1.报名与初审
时间:按照竞赛报名时间完成报名。
形式:组织专家对申报书进行评审,对初赛作品给出点评及改进建议,评审出一般项目和重点资助项目。对于重点资助项目,学院给予一定经费支持用于购买教具制作材料。
评分标准:方案科学性(30%)、可行性(10%)、创新性(30%)、教学价值(30%)。
2.作品制作
时间:初审后2周内。
形式: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开展实验设计和教具制作工作。
评分标准:参见作品要求。
3.决赛(公开评比与颁奖)
时间:5月上旬
形式:各团队通过展板、实物和视频向师生观众讲解,阐述设计思路、教学应用及改进方向。并回答评委提问(每个项目限时8分钟)。
评委终审:由专家联合评分。
评分标准:作品完成度(30%)、教学效果(30%)、现场表现(20%)、成本与推广性(20%)。
4.优秀作品推广
获奖作品纳入学院教具资源库,推荐至中学试用。对于特别突出的作品,学院将继续资助,完成教具的完善改进,支持申请专利或发表教学论文。
六、奖励
本次竞赛设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和优秀奖及“最佳创意奖”“最佳教学应用奖”等专项奖,并颁发获奖证书。
七、注意事项
参赛作品需为原创,严禁抄袭或往届作品重复参赛。
教具制作项目申报书.docx
教具制作大赛汇总表.xlsx
太阳成集团tyc539
2025年4月2日